創造高含金量社群,要時時抓緊20%核心精神!

作者介紹:
本文作者是關登元先生(小關),所謂的「7年級草莓族」世代。2007年與國中同學以一臺餐車創業,立志成立素食連鎖企業「得來素」,矢志讓臺灣的素食環境更方便、健全,目前全臺已有18家分店。個人於2014年出版人生第一本著作《》,述說自己多年的創業故事與過程。

經營部落格與粉絲團也有一段時間了,在網路時代每一個時期的社群工具都不一樣,但其經營精神其實有些雷同之處,應該說不一定只是社群經營,舉凡實體店面、電子商務、傳統產業其實許多的經營之道與經驗是能夠串聯的。

今天要分享的是一點點對於粉絲團經營與社群媒體的淺見。

社群經營的經營核心如果能了解,那就算載具換了,其精神還是能沿用到其他載具上使用,所以這過程如果你害怕哪一天FB突然不見,流量會不見,那真正要學的是精神,因為精神學會了,當新的載具出現時你只是換個地方經營,但如果有一個新產品要出來取代FB,他也不會是『馬上』的事情,而是漸進式,所以如果你有持續在觀察新載具的使用,那就只是多一個地方經營而已(PO多PO一個地方)。

目前我較常用的載具就是FB、Line、微信、IG,google+這幾個,但效果較好與研究較深的還是FB與Line,其他的就是利用較片碎的時間經營跟研究而已。

今天我們要聊的比較是『如何經營』的核心精神,不聊載具的使用。

社群經營的核心精神我覺得第一個是:你想傳達的是什麼?

所有的經營都有其『目的』,所以自己要先搞清楚自己的『目的』是什麼?

最終的目的如果是銷售,那要銷售的『產品』想要傳達給消費者的『訊息』是什麼?

品牌或者社群在做的一件事情就是『溝通』,透過不斷的溝通來讓TA『認識』產生『印象』而在要做消費選擇的時候第一個想到的會是你的產品或品牌,這是我們經營社群與品牌的『目的』。

所以回歸回來要先拆解自己的產品或者品牌想要傳達的是什麼?這樣才有辦法利用『有效的方式』來達成你的目的。

第二個我覺得較重要的是:TA想要的是什麼?

銷售或行銷的目的就是拉近『品牌、產品』』與『消費者』之間的距離。

如何拉近?就是溝通,這溝通就是經營。所謂的『溝通』並不是『表達』,有些人在經營上面較大的盲點是『只做表達』而不是『溝通』,不一樣的地方就是表達是單項的,但溝通是雙向的。

為什麼有的粉絲團的互動特別高?因為他是用『溝通』的角度在做內容,而不是表達。

溝通最重要的基礎關鍵就是『傾聽對方的需求與問題』,也唯有透過不斷的了解TA的需要,你才能找到『精準的』TA,然後透過你的經營來聚集『有相同問題與需求』的人(高品質TA)來做傳達的對象,也因為這群人本來就帶有相同的問題與需求存在,所以在做轉換上相對的會較容易。

第三個我覺得重要的是:選材

行銷在做的是:找出市場的需求』,然後才進入生產與供給。

製造在做的是:生產出產品然後推向市場。

這兩個是不同角度的思考邏輯,也是為什麼製造思維很難轉像行銷思維的根本。

社群經營的精神就是不斷的聚集有相同需求與問題的人然後給予供給,利用這樣漸漸地形成商業模組,甚至商業模式,也是社群經營最迷人的地方。

所以當我瞭解我的TA,我就必須針對TA選擇『素材』,所謂的素材包括:議題、產品、文章、影音….等等內容來做散播。

社群經營還有一個核心概念就是『低商業化』感覺。

低商業化不代表無商業化,也就是說我們的最終目的還是在於『成交』,但是不能只是一直PO產品內容,而是先利用議題、提供有用的內容來做『聚眾』的先鋒,然後偶而導入產品銷售,這樣才不至於被定位為商業粉絲團。

市集好貴,特賣會沒好貨,
所以我們給你【最燒巷內品牌快閃狂潮】!
市集等級嚴選商品、特賣會的價格,
來一趟,認識只有購物達人們私藏的巷仔內品牌!
今夏必備生活雜貨、3C、美妝服飾,品項多得讓你逛不完,

6/4 15:00 還有快閃特賣!

搶先報名即可換取活動當日VIP優惠→http://bit.ly/1U0R8ph

★ 老李的每篇文章分享給三個人,好事會發生

★ 延伸閱讀:ApplePay還沒來,誰在台灣默默耕耘?

★ 本文特色圖片來源:FB截圖

★ 責任編輯:老李

歡迎加入TeSA的[email protected]帳號,共同關注電商、創業領域的最新資訊!

歡迎關注TeSA的LINE@帳號

好友人數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