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輯思維」教我的事:作一件有價值的事,等待時間的回報

作者介紹:
本文作者是鄭緯筌先生(Vista Cheng),目前為TeSA的共同創辦人,同時也是企業顧問、專欄作家與講師。


我不知道外號「羅胖」的羅振宇,本人有沒有來過臺灣?但可以確定的是本地有很多「羅輯思維」的粉絲,特別是當聽到我有機會去北京拜訪的時候,有幾位朋友的眼角餘光簡直都快殺死我了。於是就應允一些朋友要寫一下參訪心得,沒想到從北京回臺之後就生病了,也因此耽擱了幾天。

好了,言歸正傳,這次之所以有這個機緣去拜訪「羅輯思維」,是因為他們有興趣和朋友合作,所以這回特地前去拜會。而我也樂得當個跟班,就近觀察一下「羅輯思維」的運作狀況。


關於「羅輯思維」,我想大家都很熟悉,有興趣了解的朋友,可以看一下蔡校長近兩年前所寫的文章──只不過當時只有三十人的團隊編制,如今已經迅速成長到一百三十多人的規模了。

現在的「羅輯思維」,不僅每天推出六十秒的語音內容和每周的影音內容,事業版圖還涉及電子商務以及他們的「得到」App。在這個專屬App上,有很多電子圖書和精采內容可以購買和訂閱,而為了訂閱這些付費內容,包括我在內的很多臺灣朋友煞費苦心想去綁定微信支付而未果(不過,「羅輯思維」的共同創辦人快刀青衣告訴我,支付問題很快就可以搞定了)。


「羅輯思維」的辦公室在北京的某棟大樓(果殼也在附近),佔據了其中的六到八樓,一百三十多人的團隊之中,最多的還是開發人員,也顯見他們對於App的重視。


看看辦公室的裝潢,果然很有網路公司的氛圍,而我最喜歡的,則是他們的書牆。「羅輯思維」不但賣書,也從這些小地方傳達他們對於知識文化的態度。

我也告知,臺灣有很多「羅輯思維」的粉絲,團隊成員聽了之後也很興奮,希望未來有機會可以跟大家聚會、交流。

「羅輯思維」是一家年輕的公司,辦公室的工作氛圍很輕快,從牆上的這些裝飾,就能覷見一二。我還看到有人站著寫程式,十足是一個網路公司的模樣。我也參觀了錄音間,還與羅胖擦肩而過幾次,看他一邊走路一邊和身旁的小夥伴討論,就可感受到他們的忙碌程度。

「羅輯思維」還是一個相當會發展周邊商品的公司,好比我發現負責招待的女孩身上穿的衣服,也是他們公司的產品。上頭斗大的「打雞血」字樣,讓人感覺這是一個充滿活力的新創團隊。
 

打雞血,是中國大陸的用語,在一些網路媒體中被形容為「瘋狂」、「痴迷」等歌迷、影迷或書迷的追星行為;也被用來形容一個人特別興奮,具有調侃的意味。


和「羅輯思維」的幾位同事交談,特別能感受到他們對公司品牌的高度認同,也尋求各種業務的發展可能。臺灣的網路創業團隊其實並不差,但可能我們真的少了點資源,更少了些自信,還有對於追尋有價值的事物的堅持。


有人說,羅胖之所以能夠脫穎而出,是因為他的口條好,或者只是比較早投入「內容創業」的關係。在參訪過「羅輯思維」之後,我開始對這種說法感到懷疑。

想想,歷經央視多年媒體工作訓練的羅胖,他固然是一個辯才無礙的人物,但每天六十秒的語音內容總也要錄上十來次才大功告成。光是這種自我的堅持和要求,又有多少人能夠做到呢?

正所謂「羅馬不是一天造成的」,「羅輯思維」之所以能有今天的規模,也不是當初羅胖、申音和吳聲等人合作時可以想像的。但大樹之所以能夠成蔭,都是從埋下種子的那一刻開始積累,想要成就一番事業,我們都必須學習讓生命豐華。

讀了的文章,知道了的重要,而每天看「得到」App和聽羅胖的語音,則讓我更深切地體會──作一件有價值的事,然後靜靜等待時間的回報。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