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接「專業餘」時代的來臨:淺談興趣與專業如何兼顧?

作者介紹:

本文原刊載於「酷青發聲@Cheers」,作者是鄭緯筌先生,目前為TeSA的共同創辦人,同時也是專欄作家、企業顧問。

時序進入夏季,又有一批大學畢業生離開校園,準備進入職場接受試煉了。祝福這些社會新鮮人,希望大家都能順利找到理想的工作,為人生寫下嶄新的篇章。

最近,又有幾位「酷青發聲」的讀者從Facebook傳訊給我,問我有關興趣與專業的問題,我想這應該也是許多年輕朋友會感到疑惑的部分。所以,今天就讓我們來聊聊這個議題吧!

要我說,興趣與專業當然兩者都重要。試想在這漫漫的人生,如果沒有一兩樣興趣的話,這樣不是太無趣了嗎?當然,興趣的培養往往也需要花費很多的時間,甚至是金錢。我看過有些朋友從小就在父母的栽培之下學習鋼琴、小提琴等樂器,雖然未必能達到演奏家的程度,但至少自娛娛人,也可以陶冶性情,誠然是一種很棒的興趣。

至於專長,那更無需多言,想要在競爭激烈的職場嶄露頭角,甚至出人頭地,往往需要有一兩樣拿得出手的專長──你也許要很會寫文案、企劃書,或是很會策劃、舉辦活動,再不然就是長袖善舞、能言善道,可以把黑的說成白的,順利談成case。

但凡興趣和專長,都是需要投注心力去培養的,對於剛進入職場的年輕朋友來說,兩者能夠兼顧,當然是最好的;但如果時間、資源都有限的話,建議你:

  1. 先花點時間先盤點自己的資源與優、缺點。
  2. 再想想要繼續培養自己的興趣,還是多花點時間來訓練專長?

最近,有一位就讀臺大的同學S寫信給我,他說他目前讀的科系算是很熱門,身邊有很多親友羨慕他得以擠入一流學府的窄門。但進入大學之後,才赫然發現自己的興趣其實在設計與藝術方面,而不是現在所接觸的理工範疇。所以,最近掙扎是否要去重考?後來因為看到「酷青發聲」,於是想聽聽我的建議。

以S的例子來說,因為他已經是高年級的同學了,我覺得除非抱著「破釜沉舟」的決心,否則貿然重考,很可能會白白浪費了這幾年的光陰和所學的知識,其實也很可惜。

我給S的建議是除非真的下定決心要轉行,也確認自己不是一時衝動,否則還是應該先把大學讀完──不只是拿到大學文憑,更是因為完整了學習一套知識架構,未來至少謀生沒問題。

至於S所喜歡的藝術、設計領域,還是可以利用空閒時間去接觸。想想,做為一個「專業餘」(Pro-Am)的高手,其實也很不錯的呀。

所謂的Pro-Am,其實就是英文字的Profession(專業)和Amateur(業餘)的組合字。專業的部份無需解釋太多,我們都看過這個社會有許多像是醫師、教授、會計師與司法官等專業人士,讓我們來看看業餘者吧!

英文的Amateur,源自拉丁文的Amator,原來的意思是愛人、忠誠的朋友,或者可視為是為了一個目標而全力以赴的人。所以,在最原始的意義裡,我們可以說業餘者的動機就是基於單純的喜愛。

在這個多元的時代,我們每個人可能同時擁有多項的興趣與專長,但如果想要樣樣精通,勢必要投入大量的練習時間與資源。以《引爆趨勢》、《決斷兩秒間》等暢銷書聞名的英裔加拿大作家葛拉威爾(Malcolm Gladwell),就曾說過邁向成功需服膺「一萬個小時」定律。簡單來說,就是不管追求哪一種專業,想要成功往往都要透過一萬個小時的不斷練習。

興趣與專長,如果你能兼顧那當然最好,不然就讓我們致力成為某個領域的專業餘人士吧!

也許你的本職是網站前端設計師,但週末時卻可以揹上相機去充當婚禮攝影;又或者你原本是一位上班族,下班之後可以坐在咖啡館,一邊啜飲咖啡、一邊振筆疾書,也許你就是下一位J·K·羅琳(《哈利波特》系列作品的作者)囉!

以我自己來說,我也有很多的興趣。很多小時候未曾圓過的夢,現在也想努力去追尋。在某個領域,我是專家,但其他自己也喜歡的領域,期許自我可以成為專業餘人士。

親愛的朋友,讓我們相互勉勵吧!

 

★ 延伸閱讀:名實應相符:淺論商品廣告標示不實的法律風險

★ 本文特色圖片來源:pixabay

★ 責任編輯:Vista Cheng

 

歡迎加入TeSA的LINE@帳號,共同關注電商、創業領域的最新資訊!

歡迎關注TeSA的LINE@帳號

好友人數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