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如何看待「跨境電商」風潮將起

作者介紹:

本文作者是蔡豐全先生(Mark Tsai), 目前是台灣網商協會(簡稱:台灣網商會,Taiwan E-Business Association, TEA)的顧問。自2010年開始接受臺灣eBay公司委任,輔導國內中小企業透過跨境電商平台銷售商品及開發新的商機。更在2014年開始擔任數所大專院校的業師,專門講授跨境電子商務跟網路創業。對於跨境電子商務,有深切的了解。

今年開始有很多跨境電商的講座或展覽,舉辦的單位有公部門 、公司和個人,講座範圍涵蓋物流、文創、農業與生鮮,甚至是經營模式的討論。有若干業內的人士多是憂心忡忡,擔心是擦鞋童理論(shoeshine boy theory)。但無論如何,相關的活動還是一場場的舉辦,跨境電商儼然成為一門顯學。

在這個光鮮亮麗的外表之下,個人認為還是有一些隱藏性的問題。

廠商的觀望態度

在很多電商的講座跟活動上,還是會遇到一些熟面孔的廠商,每次的問題還是集中在這個平臺有沒有用?已經問了幾年了,但還是在問!

沒有一個講者打包票,這個平臺對廠商「絕對有用」,因為每一個平臺同類型商品的賣家絕對不可能只有一家,每一家廠商要透過廣告、品牌、包裝、品質、售價、服務、促銷與行銷策略……等等,把客戶吸引到網路商店,種種行銷策使得客戶願意下單購買,賣家再想辦法營造好的客戶購買體驗,使得客戶願意第一次購買後再度回購,形成一個好的良性循環。

這個絕對不是單純將商品放上電商平臺,商品就可以自己銷售。就算以前曾經有過這種好康,但這樣的美好年代已經不再了!

電商平臺的回饋

任憑多好的商品,只要商品不上架就不可能有銷售業績產出,在跨境電商平臺上銷售的第一個步驟是將商品上架。聽起來簡單也不難,但是在實務上這是最困難的。我也曾經針對這個問題詢問國內一個最大的半官方B2B平臺,他們甚至設立專案協助廠商上架,但是成效也是不佳。

不論是B2B或是B2C平臺,加入平臺是第一個步驟,但往往許多廠商很有熱誠的加入平臺,但是加入平臺只是一個開始,接下來往往卡在商品上架銷售。平臺業者為了解決這個問題,甚至撥出人力跟預算,但是成效不佳,終究還是卡在廠商的配合上。

人力的需求供應

加入平臺,完成刊登銷售之後,再來就會面對人力資源的需求。

目前多數電商業者規模都不算大,在現有人力不足的情況下,往往都會有人力募集的計畫。但是因為公司規模不大,募集成效都不佳。因此,在市場上有電商協會透過協會的力量跟學校合作,透過跟學校的合作來確保會員廠商的人力的需求。為了確保人力是符合業界需求,所以找來業內的講師搭配協會內的會員廠商擔任學校講師,來確保訓練出來的學生跟企業之間的Gap是降低的。學生被分發到企業後,企業只要透過些微的訓練,學生就可以馬上上線。

我認為,短時間之內還不致於發生「擦鞋童」理論的現象,整個跨境電商市場還是外熱內冷。但是目前並沒有很明顯的產業政策,臺灣整體經濟仍是停滯,加上失業率無薪假陰霾籠罩,另一方面也因為電商的創業門檻並不高,後續的態勢實值得觀察。

 

★ 延伸閱讀:淺談考量雙方商業模式下的獲利模式

★ 本文特色圖片來源:pixabay

★ 責任編輯:Vista Cheng

 

歡迎加入TeSA的LINE@帳號,共同關注電商、創業領域的最新資訊!

歡迎關注TeSA的LINE@帳號

好友人數

相關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