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創業週年回顧:我那如狗的歲月

作者介紹:

本文作者是王祥宇(Carlos)先生,是「Saihu」的雜工兼創辦人。 目前常駐在大陸。

感謝授權TeSA轉貼,特此鳴謝。

來中國大陸創業也一年多了,一直想寫些東西分享給所有願意西進的朋友們。無奈一直找不到合適的機會來做這件事。今天剛好有點時間,就在自己的Facebook網誌上撒野一下。

忘了自我介紹,我是Carlos, Saihu的雜工兼創辦人,我的工作內容不外乎寫Code、做架構、運營、行銷、招聘、戰略、陪同事聊天、陪投資人聊天、陪假的投資人聊天(還要幫他付咖啡錢!),對了!別忘了還有要負責挨罵。基本上我的Job Functions如果全部寫完估計已經大年初一了,但...這就是一個真實的創業狗生活。

最近太多前輩分享了很多有關中國大陸的事情,不可否認,中國大陸互連網行業發展快速,法案一個接一個,意見稿一個接一個(先不管是不是象徵性的),遇到問題,就想辦法解決問題(雖然有些手法不是那麼光明正大),這些中國大陸的好我想就不必多說,太多前輩分享過了。我來和各位分享一些不一樣的觀點:

抄襲不可怕,可怕的是野蠻式行銷

很多人不願意來中國大陸最主要的原因是覺得想法會被抄襲,但我真的覺得抄襲一點都不可怕,在哪都會被抄,差別只是抄襲的姿勢優不優雅而已。但真正可怕的其實是很野蠻的行銷方式,我來示範一下什麼叫做野蠻式行銷的姿勢:

就這樣,阿里雲可以直接騙走不少點擊,不仔細看還真的以為是Linode和阿里雲做了某種合作。在高度競爭的中國大陸裡,這種行為只是其中之一,重點是我們面對這樣的行為時,我們的文化告訴我們不能跟風,這不是什麼狼不狼性問題,而是對於自己品牌的堅持。但通常在這種情況下,我們的競爭就會少了一點力道。

在中國大陸生活久了,你會養成一種很強烈的判斷能力。朋友圈幾乎就是廣告圈,大家用各式各樣的軟文把廣告包裝包裝再包裝,看似是A但其實他在行銷B、偶爾還會遇到發假新聞稿造話題的。在中國大陸,所有數字都能花錢買到,評論、贊數、下載量、甚至你想上AppStore首頁他就可以幫你刷上去,這種才是我們台灣團隊一般很難以招架的事情。

含水量高的土壤

在中國大陸,含水量永遠是互連網企業的一個罩門,和早期來大陸買東西殺價一樣。他們號稱有50萬會員,基本先打8折,看創始人性格再考慮要不要再砍對折,最後再看25萬裡面有多少是花錢洗來的。他們號稱流水有50萬元,基本上也有水份。怎麼抓到忽悠平衡點一直是個難題。說太少沒人理你,說太多又必須包裝得很像是那麼一回事。

因為投資人也被忽悠慣了,基本上我們也不能太老實的說出真實數字,因為他自己會打折。你實際就30萬用戶,已經比竟品高了,結果他認為你實際只有15萬... 虧大了。

轉折。消費升級,體驗升級的機會

剛剛說了一堆,事實上現在的大陸消費者也開始意識到消費升級、體驗升級這回事。大家逐漸開始意識到「清流」這件事的重要性,這也是我們的一個機會。台灣團隊承襲來自傳統華人文化以及西方文化的洗禮,也曾經受過日本文化的衝擊,我們更能融合彼此文化中「良善」的那部分,雖然這條路走起來會很辛苦,但我相信這才是未來的機會點。

消費升級是什麼?簡單來說就是跳脫馬斯洛生存需求的這塊「剛需」以外的東西。大家開始願意花200塊買一瓶洗髮水,願意花150%的車資搭比較高級的專車,願意投資自己,願意花錢買正版電影等等。

不要只看著中國大陸

矽谷的偉大企業都是在day one就想著怎麼把產品服務做向全世界,中國大陸的本土創業團隊多數還沒意識到這件事,這個缺口會是我們一個很好的切入點,畢竟只有我們才能了解海外的文化,建立高度多樣性的企業文化,這塊就是我們非常強大的壁壘。但如何做出不被大陸用戶排擠但又可以接軌這個世界的產品,這是一個很大的難題...

更精確的說,所有跨國產品都有這個問題,我一直很喜歡一段廣告語:「環球金融,地方智慧」,這告訴我們要能夠因地制宜,為特定目標市場做出調整。永遠記得,我們喜歡的不一定是別人喜歡的。

但,也別太過慶幸,從項目名稱來看,越來越多90後的創業者開始會將自己的產品以一個英文名稱推出,而且可以在年輕人族群或甚至我們說的互連網原住民內產生傳播。這是一個值得多觀察的現象,按照中國大陸發展的速度,這件事可能會發酵的快很多。

這半年發生了什麼事?

話題到這裡突然做了一個很大的轉折。我想和各位多分享一下這半年來中國大陸的資本市場發生什麼事情了。

2015年中旬,A股慘跌了一跤,一堆人想爬到天台上準備跳x(據說還要排隊領號碼牌),投資人手上的現金不只被卡住,連心都被塞住了。這讓中國大陸瞬間進入了所謂的「資本寒冬」。投資數量銳減,巨型投資越來越少,傳統靠燒錢補貼的企業也開始發現到融資越來越難,互連網補貼政策也開始減少。企業本身的獲利能力則變得越來越重要。這其實是好事,讓真正健康的企業能夠存活下來,燒錢養用戶的產品始終會被淘汰。大家可以發現,年底以來,一堆巨頭公司開始整併合併:

攜程併了去哪兒,一秒變攜程去哪兒;大眾點評和美團合併,創辦人被陰了出去;餓了別叫媽,有事找阿里媽媽。

巨型融資的環境銳減,投資人開始往早期靠攏。以前人這麼說的:

天使看人,A輪看產品,B輪看數據

但我認為現在應該是這樣:

天使看團隊和數據,A輪看獲利

為什麼?因為接盤的人越來越少,有些機構怕投了這輪死在下一輪出不來。所以對項目的要求也越來越高。但這對台灣團隊有什麼影響?我認為影響不大,因為台灣的投資人要求更嚴格,所以這種變化變相的刷掉了一些靠錢堆出來的假象,讓真正有實力的團隊可以留下。我個人還是很建議台灣團隊來挑戰這個市場的。

補充一下,以前資本吹捧過的90後創業者現在早就沒了,資本最終還是回歸到85後(更精確的說,他們今年特別喜歡大約87-89這個年紀的),有一定的工作經驗,沉穩,體力剛好也是最好的時候。

支撐我們的,是信仰

相信自己所相信的,但不要固執

自己最清楚自己在做什麼事情,在中國大陸,各式各樣的投資人都有,有很專業的,也有含水量極高的。每個投資人都有自己的喜好,不必他們說什麼就改什麼。重點還是對於自己的信仰要能堅持,對於不同的聲音要能夠回歸到理性去分析,這才能讓自己的路走正,不致於浮躁。

還有,別再一直參加比賽了。比賽得名只能說明那天的評審喜好,不代表市場能喜歡你的產品。多花點時間專注在產品本身,專注在市場才是正確的。當然,如果這個比賽是有錢拿的,就當我上面那句話沒說...

談談自己這一年

我們過去一年多來,總共做了兩次大幅度的產品變更,從原本的SaihuX團隊,到現在的Saihu Team。基本上一些前輩經歷過的事情我們差不多都經歷到了,但我很慶幸我擁有這個團隊,當我遇到最困難的時候,他們只和我說一句話:「Carlos,別急,我一起來幫你想辦法」。創業成功需要更多的是運氣,但遇到這樣的團隊只能說是上輩子的福氣。

現在的Saihu,是經歷過多次的衝擊之後所產出的心血,但我們沒忘了我們的靈魂和精神,我們會繼續堅持下去,希望可以獲得更多人的肯定。

Carlos - Nobody @ Saihu Team

 

★ 延伸閱讀:韓國創業現場見聞:2015 Creative Startup Korea

★ 本文特色圖片來源:作者提供

★ 責任編輯:麵包

 

歡迎加入TeSA的LINE@帳號,共同關注電商、創業領域的最新資訊!

歡迎關注TeSA的LINE@帳號

好友人數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