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少,但是更好》:只做「必要」的事,找回生活主導權

作者介紹:
本文作者是Mike Yin(MK)先生,畢業於國立臺灣大學政治系,過去有一年半的傳統產業業務經驗,目前正著手規劃第二段創業旅程,期望未來可以在電子商務圈有所貢獻。

坊間有許許多多有關時間管理的書籍,教你斷、捨、離等等的功夫,一開始選上這本,單純是因為在書店被標題吸引了太多次,前輩一推我就落坑了。

說起《少,但是更好》這本書,在我看完之後,已經向不下十個人推薦。主要原因是看完之後,透過反思赫然發現,過去我一直覺得我是個做事蠻專一的人,生活也被事情塞得滿滿的,似乎過的生活比別人充實上許多。

事實上是我的生活被事情塞滿,常常做完很多事之後,發覺不知道在忙些什麼,不久後就把忙過的事情忘的一乾二淨。就像一台不回頭的火車,停靠交通要塞,艙門開啟後,人潮湧進湧出;然後艙門關上,列車徐徐向前,甫而加速,幾分鐘後,乘客們進入各自的世界,一切歸於平靜,似乎不曾有過上下車時的紛亂。

《少,但是更好》這本書裡面,作者葛瑞格.麥基昂提到了「專準主義」(Essentialism)這個名詞,專準主義者不談如何在更短的時間內做完更多的事情,而是做「對」的事情,只做必要的事。

「如果你不替自己排定優先次序,別人就會代勞」

這本書有兩個讓我印象特別深刻的地方,一個是要懂得說「不」,作者現身說法,提到錯過女兒出生時,因為被邀請參與一場會議,本想陪產,卻因為自己想討好,犧牲了要緊的事。

其二,本書也歸納出了要成為「專準主義者」需要練習的三個步驟:

學會抉擇,判斷真正重要的事。

簡化,去除盤根錯節。

精準執行,減少過程的痛苦。

看完《少,但是更好》之後,我很認真地觀察,並修正了自己的生活。將長期努力的事情,從四件減少為兩件,並且在生活中練習說「不」,倒不是不重視所婉拒的事情,而是每個人精力有限,專注在一兩件事上,才能將價值發揮到最大。

另一個角度,我會想不需要惋惜拒絕掉的事情,因為如果不婉拒則只能分一半,甚至更少的心力做,也無法做出很好的成果。長期下來,別人會因為你的果斷抉擇,願意把重任放心地交付於你,因為他們知道,一旦你接下了,就會盡全力完成。

如果你也常常覺得生活中瑣事不少,似乎需要調整生活的重心,那我推薦你一定要看一看《少,但是更好》。

★ 延伸閱讀:我看《簡單思考》:創業者應專注建立價值

★ 本文特色圖片來源:pixabay

★ 責任編輯:老李

歡迎加入TeSA的LINE@帳號,共同關注電商、創業領域的最新資訊!

歡迎關注TeSA的LINE@帳號

好友人數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