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他臺灣、美國,自已有無創業優勢才重要!」,孤獨的踩雷家論創業前評估(下)

作者介紹:

本文出自孤獨地踩雷家之筆: 現職家庭主婦,熱衷lol的姊姊,懂得享受人生。 閒暇之餘撰文與朋友分享

感謝授權轉載分享,特此鳴謝。

所以,今天一個想用電商來做創業項目的人,如何從前篇描述述四點評自己是否俱有優勢,舉例來說:

  • 自己真心喜歡經營電商通路?真心喜歡研究人性,操作人性?喜歡操作交易?
    就我個人的觀察,單就這點來說,超過一半我看到的電商人都要OUT,因為目前觀察到的許多熱衷電商的人,並不具備這樣的優勢。 看起來多半宅的要命,對人性的了解都很粗淺。
    再者,提到操作交易,最直接的就是操作金融,有多少人有過期貨、股票、融資融券、被斷頭、拋售…等經驗? 要知道,經營通路(不止是電商),玩的主要就是人性跟交易兩個點,沒能在金融交易市場玩上一年還存活的人,根本不應該進電商當肥料,因為你連基本交易心法都不會,無法在交易市場上成為存活的20%,請不要出來做生意,因為極高機率會害死全家。
  • 只做自已熟的東西,不摸不懂的門路,讓人牽著走 
    很多人以為行銷是電商之本,這觀念根本是錯的。 電商通路只是通路的一種,而通路是非常傳統的行業。 要知道,所有傳統產業裡,買貨,是決定公司賺錢與否最重要的關鍵。 你以為大型成衣業賺的是什麼? 賺的是棉花與化纖布料的期貨價差,因為,銷售端的利潤根本當作沒有在玩(店頭、打折、促銷、廣告等)。
    相對的,電商也一樣,‪‎電商賺的從來都不是消費者的錢‬,而是供應商的錢,不懂得與供應商談判,無法取得眾多供應商支持簽下年度供應合約,爭取不到供應商願意讓利支持廣告費用,後面統統都是白搭。所以,真正有優勢做電商創業的人,是所有在傳產裡擔任通路採購的人,而不是其他單位一股腦熱情想投入電商創業的人。 行銷人出來搞電商CALL不到錢,但採購卻可以,至於怎麼CALL,改天有緣份私下說,不想教沒緣份的。
  • 不頂別人的招牌,天上只會掉鳥屎,不會掉禮物
    大部份收來的事業体,最後都不賺錢,但為什麼很多大企業愛收購併購? 要了解,大企業進行併購收買的理由,或許是平攤成本,或許是掃除障礙物,或許是收取回扣。 但就中小企業創業來說,這些考量點幾乎微乎其微,很多人頂店頂招牌的原因,只是因為少掉一些前置作業,感覺比較好做,但要知道,人家賺錢的東西不會隨便讓,會讓的多半不是好東西
    頂店頂招牌不是不行,但請從平攤成本、掃除障礙物、收取回扣這些方向重新去思考,何者對自己較有優勢。
  • 只拿閒錢出來搞,絕不借貸、不拿身家出來賭 
    賺錢很難,賠錢很容易,或許有人對絕不借貸這點不怎贊成,但就我個人的經驗來說,我個人,絕對不借錢,有多少錢,做多少生意,獲得穩定毛利。 借錢做生意弊多於利,最直接的,就是導致生意擴張到周轉金愈來愈大,大到本身無法承受,然後資金禿鷹開始進駐,最後就算公司大賺,創業者卻一毛也賺不到。 除非,一開始就打算跟資金禿鷹玩對作,看誰的操作好,誰能吃掉對方,那就又是另一個層面的故事了(比如近日很紅的徐三泰)。

創業前要評估的事很多,不過現在目前只想的到這樣,大家就先參考參考。 當然,我個人是認為,可以的話先到大、中、小企業都各混個一到兩年是最好的。 悟性高的,至少大企業也要混個兩年,在大企業絕對可以給人一種經營的大局觀,可以看到的操作都較高端也較全面性,很多決策不是單純的買低賣高,而是經過諸多考量。 悟性高的人,這些平日上班的日常眉角,真的能給未來創業的時侯一些不同的思考。 看完貝克菜的「台灣創業優勢」後,希望這篇「自我創業優勢評估」也能給各位一點幫助。至於最近的那篇外國人覺得台灣創業環境很爛BLABLA的,我認為也不算沒有參考價值。 事實上,部分內容也沒說錯,台灣就是現在檯面上前些教創業的講師太多嘴炮,一堆根本沒有實戰經驗的人整天給人上課洗腦,把創業當加盟跟直銷在玩,教出一大堆沒人吃的蛋塔Landingpage,難怪給外國人這樣的感覺,我可以理解。

★ 延伸閱讀:好書試讀:成長駭客Growth Hacker:未來十年最被需要的新型人才

★ 本文特色圖片來源:Pixabay

★ 責任編輯:麵包

創業當中最沒壓力的時候就是錢進來的時候,來強化用Fb廣告賺錢的能力吧:

歡迎加入TeSA的LINE@帳號,共同關注電商、創業領域的最新資訊!

歡迎關注TeSA的LINE@帳號

好友人數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