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篇評論不如小編的一行文?論拿捏寫作的質與量

作者介紹:
本文由鍵人林育聖提供。
寫文超過十年,此生志業以文字貫穿,常年靠鍵盤為生,實為鍵人一枚,認真寫字,不給社會搗亂。 
希望以文字影響人,創造文字的最高價值,目前為【文案的美】公司負責人、【每天來點負能量】板主。

現在由於短文型式的寫作盛行,造就的段子手的突出,許多精彩的內容不需要長,但一定要有賣點,有哏。

這也讓以前寫習慣長文的寫手來說,一時間有點懵逼了,TM的老子寫這麼多字,嘔心瀝血,居然比不過那三言兩語。

像我寫的內容也算是花比較多心思了,但比不上語錄的幾句話,也是讓人糾結。

於是我開始思考,到底這時代的創作,在質與量上到底該如何拿捏。

說得好像靈感願意讓你拿捏一樣,但是我們還是要努力去抓住一點自己的節奏。

圖一

對我來說,在創作上,大多是屬於2:3:5的比例在進行。

2成是超長文,用來寫小說與深度長文的,一坐下來通常就是兩三千字起跳才告一段落。

3成是中長文,用來寫各類文章的,字數基本是600-1000字左右,從專欄到心得文,或是社群上發點廢話都這類的。

5成是短文,基本上就是600字以下,有時候也是幾句話而已,當作是舒發心情或是寫個廣告標語。

這之間的拿捏是為了掌握自己對於創作的頻率和脈絡

如果是一直寫短文,不僅是論述無法有條理化的輸出,而且很多東西會說不清楚,習慣了短文也會讓人要寫長文時不知道該如何寫。

如果一直寫長文,那也容易落入自己思考的迴圈,洋洋灑灑的寫了一堆,結果其實根本就沒有意義也是可能的。

短文保持量的產出,讓思緒有出路;長文保持質的論述,讓思考有脈絡。

有靈感時就先以短文型式記錄下來,待有空時再以長文來完整表達。

而長文中也可以拉出許多金句短篇,做為短文的試金石,藉此拉抬聲量。

拿捏創作的質與量,是走入專業化的一個步驟。

圖二

這時代由於平台太多,創作的產出型式也跟著改變,即使過去已經習慣了某種節奏,在這個時代依然要有所改變。

畢竟創作不是孤芳自賞的過程,而是與這世界交流溝通的一種方式。

我們創作不再追求那崇高的理念目標,而是滿足每一個人對內容的渴望。

一年拍一部兩小時影片,跟一個禮拜出一個三分鐘短片,後者的影響力更勝以往。

過去認為不入流的東西,現在都已經流入人群了。

這世界原本就是個商業環境,我們都在爭取別人的注意。

與其說拿捏創作的質與量,不如說是在拿捏我們與這世界的距離。

太近了,我們失去了特色,太遠了,我們失去了焦點。

這距離,在這個時代,我們都還在拿捏。

★ 老李的每篇文章請分享給三位好友,好事會發生

★ 延伸閱讀:用對方法,「套」出目標對象自己都不知道的潛意識想法

★ 本文特色圖片來源:__提供

★ 責任編輯:老李

歡迎加入TeSA的LINE@帳號,共同關注電商、創業領域的最新資訊!

歡迎關注TeSA的LINE@帳號

好友人數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