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創業圈我思我聞:臺灣人請勇敢出航吧

作者介紹:

本文作者是Phini Yang小姐,過去曾擔任之初創投(AppWorks)的經理,目前服務於e27,擔任East Asia Project Manager。本文原發表於Phini Yang的Facebook,感謝授權TeSA轉貼分享。

看到 TK分享,我也想到自己五月去韓國參加 beGLOBAL 活動與拜訪幾家育成中心的感想,也在這邊跟大家分享一下。

1. D.CAMP 是由 Banks Foundation for Young Entrepreneurs 總共由韓國20家銀行組成的非營利組織,在 2013 年出資 5 千億韓圜(約新臺幣 143 億元)所成立的。除了擁有 Co working Space 與育成中心與可容納 200 多人的活動場地,加起來整整三層樓外,還有一筆一百多億拿來只投資新創的基金。當然, Demo Day 、 Mentor, Party 、  Workshop 跟國際接軌專案一樣也沒少。

情報:D.CAMP 大方出資贊助新創團隊到國外參展拓展人際(像是美國 SXSW 跟深圳 Maker Faire ),在國內還會幫忙贊助新創團隊攤位與活動門票等等。

2. MARU 180 是由 ASAN NANUM Foundation (韓國四大財閥之一的 Hyundai )資助啟動基金。整棟樓總共六層,除了活動空間與 co-working space 外,其他樓層邀請相關創投與加速器進駐!完全是人才、資源、資金與活動,都一次到位。


情報:MARU 180 起步比 D.CAMP 晚一年,但也相對替生態圈加分不少,尤其是 Hyundai Network 資源更是一般投資人所難以望其項背。

3. Startup Alliance Korea 則為入口搜尋網站 NAVER 出資 100 億韓圜 (約新臺幣 2.8 億元),於 2014 年成立。為了加強韓國創業網絡的連結,並幫新創公司走出韓國。這個組織更厲害了,不僅僅把 NAVER 的資源、資金拉進來,更把政府與10 多家創投與 10 多家加速器,包括韓國電信公司 SK telecom 等等大企業也都一併拉進圈圈裡。花非常多力氣,幫韓國新創團隊建立國外的連結關係鏈。

情報:去年由 Managing Director 領軍到日本參訪團,說明日本還是一個韓國新創團隊想要主攻的主要市場。

4. DreamPlus 由數一數二大企業韓華集團(韓華集團業務領域涉及化工、能源、建築、金融保險和零售等領域,旗下擁有韓華化學、韓華建設與韓華生命保險等 56 家關聯公司和 69 個海外據點)所成立的育成中心,也是我過去在 AppWorks 就已經接觸過的企業,看來他們心目中的國際化比任何人都早一步。

情報:之前專注於 ICT 的 DreamPlus 偏向低調,似乎比較少人知道。不過,跟我碰面的人透露出今年他們會改變策略,也是對 e27 合作案釋出極大善意。看來進軍東南亞之路,已經在悄悄布局。

5. beSUCCESS 是韓國知名的線上媒體,也是舉辦每年韓國最大科技活動 beGLOBAL 的主辦單位。他們從矽谷、日本與東南亞等國,邀來多位重量級創投與創業者。我也去晃了一下 startup 的數百家攤位,beSUCCESS 出了一本厚厚約有三百多頁的公司與團隊介紹,有興趣的可以跟我借。的確,英文還是個普遍的問題,但是大部分團隊都會找雙語人才來幫忙介紹。軟硬整合團隊偏少、App 團隊居多。說也奇怪,韓國 UI 與 UX 都是水準之上,我用起來挺順手也賞心悅目、不少媒體與創投都下去攤位跟團隊認識聊天。說實在,擺攤位的效益是無法在當天看出來的,必須要看長遠一點,畢竟建立人脈可不是一天、兩天的事。

跟創業者聊完後,發現大部分人對日本市場很積極,對中國也是。只是對於中國市場,大家都不太熟悉、也不曉得要怎麼攻打?但 Platum 創辦人就狂練習中文,底下員工也都找會講英文、中文和韓文的,他們的人超厲害!完全顯示想要進軍中國的強大決心!在 beGLOBAL 活動中,已經看到中國企業往韓國擴張的身影,不但砸錢帶你到中國,還協助你建立當地的關係鏈。

個人覺得韓劇與 K POP 風潮,可以是韓國新創團隊往國外擴張主力之一。舉凡服裝、飾品、音樂、食品、美妝品、綜藝節目以及娛樂相關的內容等等,都是可以是好主題!(是啊,看看每個女生到去韓國,註定會失心瘋狂買一堆東西。)

簡而言之,這篇拖欠很久的文章,真的是讓我覺得很恐怖。那種親眼看到的震撼力,其實比我寫下千言萬語還恐怖!在那種政府與大企業一起合起來丟出一堆資源與資金的情況下,創業者倒也樂見其成。不管是贊助攤位、補助機票和住宿,甚至還有帶團保母一起隨行,你所需要的資源,全部都幫你準備好……

以 TK 的這篇文章為例,KOTRA (Korea Trade-Investment Promotion Agency)就在 e27 Echelon 活動中買了十幾個攤位與五十多張票,免費送給韓國團隊!而且,韓國政府不只一個單位在搞新創。

這是我沒看過的作法,但不免為之震驚。還不只如此, Softbank 也有南韓基金, Goolge 也在首爾設立了全球唯三的 Google Campus 。其實還有很多很多的例子,信手拈來都可以看到別人的努力成果。

情報:好像只要跟政府有關的事務,就會牽扯上一堆行政手續與文件報告等等。對 e27 來說,我們也決定改道而行!

這也就是為什麼我一回臺灣,就發了瘋似的想要找錢送臺灣新創團隊到新加坡。因為有時候, To See is To Believe !在臺灣,我們什麼也看不見、聽不到。出國吧,孩子們!有機會的話,出國感受一下其他國家的運作模式,呼吸一下新鮮空氣吧!

備註:當我跟大家說我是臺灣人的時候,出乎意料地有許多人跑來問我臺灣(創業)環境如何?企業怎麼找人才?或是想要進入臺灣市場等等。

臺灣可能還沒被遺忘,只是鮮少主動在世界參一腳……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