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屆臉書官方社團聚會 2019趨勢:真實連結加線下活動

本文作者陳黛比,TeSA內容編輯。

Facebook CLC Taipei舉辦的第一次線下活動於週六(23日)晚上舉行,由臉書官方指定的社團領袖(Community Leader)陳思傑和開發者社群經營者Clement Tang進行分享。現場匯聚國內臉書社團經營者,就社團最新功能和趨勢進行討論,場面熱鬧。

Community Leadership Circles from Facebook (CLC) ,由 Facebook 官方支持的「給社團經營者的社團」,讓台灣的 Facebook 社團經營者互相交流、分享學習。我們會定期舉辦線下活動、在線上提供社團管理者們各種協助、輔導,並擔任社群經營者與 Facebook 之間的溝通橋樑。

陳思傑首先提到參與2018臉書社群經營者大會時,所感受到的3大衝擊:
1、臉書對「社群」有新的詮釋、使命的改變。
2、與會的人大多是「非行銷」人,不懂數據分析,甚至不完全了解臉書的功能,因此過程中的交流也意味著「非行銷人究竟如何看待社群」。 
3、台灣的社群觀念跟技術很強!

其次提到臉書的使命轉變,代表著回歸到社群的本質——「人和人之間的連結」,臉書身為一個平台,目標就是讓人們更方便去產生這些人際連結。

“Making the world more open and connected.”(使世界更加開放並連結起來)轉為“Give people the power to build community and bring the world closer together.”(賦權人們去建立自己的社群,並將世界緊密連結。)

而因為使命的調整,除了前述的信條被不斷重複強調之外,官方也關注以下4點:

1、真實的情感連結
2、線下活動成為線上平台的必爭之地 
3、Facebook重視人背後的故事
4、非洲、印度..等開發中國家是未來的關鍵角色

社團新增的「Mentorship(師徒制)」,正是為了促進人際連結,不只是互加好友但未聯絡的「弱連結」關係,而更鼓勵「強連結」產生和展現。官方賦予各國CLC的經營KPI便是「線下活動的舉辦場次」,甚至在大會中安排了「線下活動教學」。

官方不邀請各國代理商、行銷人或是比較擅長、了解Facebook功能的意見領袖,而更想聽聽「個人」與他所參與的社群產生了什麼故事,期待了解各國透過社群、社團互利互助的經驗。

講者陳思傑多次強調:「這裡每一位都是真實的社團使用者!多聽使用者的心聲,放下行銷人往往覺得理所當然的經營經驗。」

關鍵指標奠基在3點:成長、互動、成員

✓ 臉書社團更新方向:
 — — 更多元的社團變現方式(品牌合作、付費訂閱)
 — — 更深度的社團互動方式(Mentorship師徒制)
 — — 更細緻的社團管理功能(發文審核、發文格式)

✓ 3大社團關鍵指標(都可以在社團洞察報告中看到):
 — — 活躍成員比率
 — — 貼文觸及比率
 — — 活躍發言成員數

活躍成員比率=活躍成員人數/總數,即使沒有按讚、留言、分享,但也表示某人真的常常回來看社團。社群丼的活躍成員比率高達9成,一般社團落在7成就還算健康(萬人以上的社團更難達成此標準,難為啊!)

貼文觸及比率=貼文觸及人數/總人數。若社團是一個武器的話,社團經營者就必須衡量這個武器可以幫助你多少,增加多少觸及、幫助多少人!

*最常發言者如何計算?個人發布1則貼文=5個留言,所以成員貼文越多,排行越前面。可以製作互動排行榜,刺激成員多互動。

*活躍發言成員數,亦即社團中有多少人願意成為每個月發文最多、留言最多的人。這點大幅決定一個管理者要花多少心力去維繫社團,若很多人都願意自動自發發文、分享,則管理者會輕鬆許多。

*熱門貼文標準由管理者自由心證,定好一把尺。例如你希望社團每個月要有人達到3則留言+3則貼文=18則(留言數),那就用這個當標準去做排行榜。這點依照每個社團經營的目的去調整,沒有標準作法。

Q:你認為,從社團的「使用者」變現比較容易?還是從「品牌端」變現比較容易?
 官方大會中大多談「品牌合作計畫」,亦即可以在社團貼文中下標籤,識別該貼文是與特定品牌的合作。但講者的觀點是,與品牌端的合作其實不需要透過社團,許多作法都可以達成;然而使用者變現需要透過金流,透過其他方式像是開課、銷售訂閱制等等,但目前在臉書是無法做到的。

Q:如何決定何時放人進入社團?
 — — 社團內發布重要文章的時候,藉此創造飢餓行銷!也要看「活躍成員的組成」,在互動較平淡的時段,做一些互動活動。以社群丼為例,熱門時段大多在週間,因為是工作取向社團,方便工作遇到瓶頸的人來找資料用,所以在較冷門的時段開了「週末丼動嘴」的討論單元(目前停播中)。

Q:社團具備變現能力的判斷指標?
 — —要看該社團是否能提供市場獨具的優先價值,也就是「做別人沒做的事。」或是「做一樣的事但做得比別人好。」。

---

★ 責任編輯:黛比 

★ 延伸閱讀:【社團熱議】2018臉書首波大改版 因應對策總整理

★ 推薦活動:電商大學廣告投手班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