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女孩的北京中關村創業大街參觀心得

作者介紹:

本文作者是李冠儀小姐(Chloe Lee),目前就讀國立清華大學計量財務金融學系,2015年暑假很榮幸參與「兩岸清華創業實驗室」計畫,與北京清華大學的學生至美國中經合集團北京分部進行企業實習。

感謝ChloeJenny & Chloe 創業日記)授權TeSA轉載分享,特此鳴謝。

這是一條群聚創業家與投資方的創業大街,各種場地、加速器、孵化器、pitch舞台乃至於以創業為主題的咖啡廳,硬體設備要什麼有什麼!北大、清華等名校也都在那條街上設置加速器,吸引許多有志創業的朋友。近年大陸熱錢多,兩岸創業風氣大興,不管政府、學校,大家都在推廣創業。光是這個暑假,身邊就好多創業圈或學校朋友到大陸實習或創業參訪,大家都在驚嘆中國大陸的錢多和創業風氣興盛硬體俱全!

創業街上有哪些設備?而中關村的創業風氣又有多旺盛,我就不多做贅述了。畢竟最近已經看到很多關於這方面的文章,沒有實地拜訪的人可能會很直覺羨慕大陸這邊的蓬勃,然後回頭看看臺灣的創業環境,相對顯得不完備。但我自己參觀完之後的感想還滿複雜的:考慮到北京和臺灣真的在背景、文化、技術、價值觀與市場都差太多了!很多在大陸這邊推動的方式,或者創業團隊的題目,在臺灣都是不work的。

首先是創業性質:這邊真的看到最主要的方向就是互聯網還有O2O、P2P創業。什麼都可以連網,各種到家服務等等也快速崛起,利用人多優勢與生活不方便、幅員遼闊等等條件,漸漸發展成這個創業的主要方向,以解決地球上多達五分之一人口的問題。而反觀臺灣,雖然也有很多網路上的便捷服務,但是我們生活過於方便,便利商店如7-11相當萬能,加上人不夠多,市場也不到中國的五十分之一。如果把很多這邊的團隊養在臺灣,應該很難生存。

話說回來,臺灣如果做這種網路平臺類型(2C)的服務,不但商業模式較不容易建立,也很難跨到國際市場。打中國市場,往往打不贏中國人的connection,而進軍其他國家又有更大的語言、文化等差異。漸漸的,創投也愈來愈不敢投這種高風險的團隊,所以臺灣反而是比較技術面導向(2B)的公司比較容易成功。

再來是創業風氣建立:雖然市場上的熱錢數量差異頗大,但臺灣也不是沒有發展創業配套政策或硬體設備,而我自己認為臺灣現在的狀況感覺是供過於求。一直在推動創業,但並沒有那麼多人真正有心想要創業,雖然在中國創業的失敗率還是不低,但有鑑於他們市場龐大,充斥著很多的投資資金,再加上普通人薪水不高等種種現象,使得創業的機會成本相對較低。而且,市場大的好處就是真的什麼產品都會有人願意花錢試試,所以很多年輕人願意為自己的未來賭一把!畢竟他們要融資容易很多,花掉的可能也不是自己的錢。

總而言之,我覺得依照每個不同的國家背景狀況,就應該發展出不同的配套方式。不是看國外看起來好的東西都能搬來臺灣,而且也並非一定要大力推動創業,更不是每個地方的每個人都適合創業。真正想想臺灣本土傳統產業的創新,就產業轉型來說,也許更有可能比起創業更能推動國家的經濟發展!

 

★ 延伸閱讀:越南電子商務發展近況初探

★ 本文特色圖片來源:李冠儀小姐 提供

★ 責任編輯:Vista Cheng

 

歡迎加入TeSA的[email protected]帳號,共同關注電商、創業領域的最新資訊!

歡迎關注TeSA的LINE@帳號

好友人數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