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團熱點】淘寶蝦皮進得來 台灣電商出的去嗎?網友這麼說

根據風傳媒的報導〈淘寶和蝦皮進得來,台灣電商卻「出不去」!郵政物流案中的「政治蟑螂」幫了什麼倒忙?〉中提到,資策會調查,台灣有高達70.3%的跨境電商業者在通關倉儲關稅上碰到阻礙,除了通關檢疫程序複雜又費時外,若採用快遞小包方式運送,物流成本占產品售價比重,甚至可以高達7成。

若有一台灣製造的商品,只要加上關稅、運輸、倉儲等費用後,賣到大陸市場,價格往往高出台灣售價2倍,加上東南亞各國物流基礎建設更為落後,更進一步削弱台灣製產品賣到當地競爭力,也成為台灣電商的大問題。

然而,反觀大陸電商,已經在台灣發展出一套完整的合作模式,舉淘寶的雙11購物節與新竹物流等國內物流業合作為例,行之有年不說,也能帶動大量買氣。台灣電商如何踏出跨境的第一步,確實需要好好思考。

台灣電商跨境的下一步 社團這樣說

針對這個議題,有版友表示「規模不夠,運費價格是下不來的」、也有人說「問題不在規模、不在量。問題在對手」說明大陸電商本身就較便宜、又免稅,自然佔盡優勢。

也有版友提出解決之道,覺得應由政府出面做莊,「設立一個特別區」,藉由特別區將大家的貨送去集運,再由政府一起出口到其他國家去。若以這種方式運作,剛開始政府會虧錢,不過等規模經濟做出來後,就能有打平的機會。對於這個想法,有網友表示「台灣內部採使用者付費,對外一起解決共同問題,謝謝分享超棒的想法」;但也有人對此持保留態度,「政府做莊是不錯,但以目前台灣政府的效率、清廉、觀念,我個人完全沒信心」,引起熱議。

也有版友認為「不由政府出面做,單靠私人企業,是沒什麼機會的,即使台灣最大的電商,也不夠大去玩這個遊戲」無論如何,台灣電商要跨出跨境的第一步,還是需要加倍的努力,才能達到既有的效益。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