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來素的電子商務實戰經驗分享

作者介紹

本文作者是關登元先生(小關),所謂的「7年級草莓族」世代。2007年與國中同學以一臺餐車創業,立志成立素食連鎖企業「得來素」,矢志讓臺灣的素食環境更方便、健全,目前全臺已有18家分店。個人於2014年出版人生第一本著作《》,述說自己多年的創業故事與過程。

我在上一篇文章中,曾跟大家分享最近在Facebook操作網路廣告的一些心得,有一點小成果驗收。現在,我繼續跟大家分享這一年多來,自己在電子商務上的一些操作想法與經驗。

一年多前開始,「得來素」想要切入電子商務,經營實體店面多年一直想要虛實整合,過去都只是透過經營部落格與粉絲頁的方式來整合。但一年多前想要嘗試做網購市場,所以開始瞭解相關的流程與方案,下面就提出幾點簡單的與大家分享:

1.建立自己的網站:

因為實體品牌已經經營了一段時間(約6年),但是一直沒有官網,所以想要建立一個官網與有購物車功能的平台。當初也不太懂,就是想要自建網站。

剛切入網購時,曾經去某平臺丟了一個商品上去看看,但從來沒有動靜,那時也不知道什麼是『流量』,要怎麼下廣告,要怎麼產生網路上的銷售行為。

慢慢發現,在網路上開店如果沒有導流量根本就沒有任何成交。

當初想要建立一個網站來做網購是因為剛好要建立官方網站,然後又想切入網購市場,所以啟動了電商之路。然而這一路,也像剛開始實體創業一樣,從很陽春的方式出發。

想要自己建立網站而不是選擇平台的原因是因為我想要養自己的客人,雖然流量要自己建立,但是其實在建立消費習性上需要一點時間,所以雖然自建網站比較辛苦,但如果建立起自己的客群與消費習性後這些就會變成自己的資產。

備註:因為有實體店面的關係,又使用公司的方式經營,所以自己架站,如果沒有一定的費用創造流量建議還是到開店平臺開店。

2.金流

自建網站的平臺比較大的差別是在金流與流量問題,金流的問題其實我選擇比較簡單的『貨到付款』與『轉帳付款』而已,雖沒有信用卡金流方便,但貨到付款也叫能讓消費者安心一點,所以一直以來這樣使用也沒有太大的問題。

這一年多的電商經驗其實發現跟當初小餐車創業時有點像,就是能做哪些事先做哪些事,陽春又如何??從當中去精進,改善,才會知道問題在哪裡,細節在哪裡,所以就這樣經營了一年多,其實成績也是有越來越好。

3.流量

剛開始做網購根本不知道什麼叫『流量』,原來流量就是『網路上的人潮』,在我們開店的經驗,人潮跟商圈決定了開店的成功率,網路上開店就是需要解決『流量』的問題了,網站上或許不用高額的租金,但其實做流量的金額不比租金低,如果不會做更精準的流量,那打廣告就像打水漂一樣一去不回。

在流量上我嘗試過做Google AdWords與Facebook廣告,Google有『搜尋聯播網』(CPC)與『多媒體聯播網』(CPM),這兩個部分,Facebook廣告一樣有CPC與CPM。

CPC指的是點擊收費,而CPM則是指利用散播量的收費方式。

關於Google與FB,CPC與CPM的經驗與結果在做以下更細的分享:

3-1.  Google adwords 與FB的下廣告介面操作:我個人認為FB在下廣告的介面上勝出許多,在經營企業其實我常會有一個思考,就是利用使用者的角度去比較優劣,裡面重要的關鍵就是『簡單』。

以一個下廣告新手的角度來看,FB下廣告的方式簡單多了,我的第一筆廣告就是從FB開始下開始學,然後才去研究Google adwords廣告怎麼下,而且研究了很久才摸清楚怎麼下廣告,這當中其實磨掉了我許多的耐心與毅力,所以FB廣告能夠快速在網路廣告崛起不是沒原因的,因為他解決了第一次進入電商的新手下廣告的問題。

3-2.  Google adwords與FB廣告的點擊成本也落差許多,一樣做一個『素食水餃』的關鍵字與點擊,在google上的競價成本大概要10元,但在FB上的點擊成本大概是2~3元左右,但是不一樣的是Google做的是『關鍵字』,關鍵字通常是『有較高購買意願』的族群在使用,所以可能會較精準,這針對高單價的商品可能蠻適合的,但是對於我所操作的商品來說這樣的點擊成本過高,所以最後我都轉向FB打廣告,Google我就取消了。

3-3.  圖片:一樣做CPC,在google上只有一行字,但是在FB上面可以放圖片。一張圖片勝過1000個字,因為多了『聯想』,所以在這個部分光可以放圖片行銷FB就勝出許多。

3-4. CPC與CPM:如果要做轉換率那我會使用CPC,因為要吸引的是『有效的』族群點擊後購買,所以將廣告費花在有效的受眾上是重要的。

但是如果是『吸睛度』與品牌曝光,那做CPM的效果是會比較好的,這部分也可以依『目的與時效性』來選擇。

如果要快速的使人知道,使用CPM的效果會較好,但如果要做轉換率提高ROI,那做CPC的效果會比較好。

4.網站介面:

剛切入電子商務就像剛創業比較不懂,所以在網站建立上其實沒什麼概念,也沒什麼預算,所以請網站公司利用套版的方式做了一個網站,有購物車功能其實就滿足了我當初的認知與需求。

但隨著操作經驗的提升,當初的網站其實已經不太符合我的需求,因為在行動裝置上的轉換與操作介面的優化其實還有很大的進步空間。

但我想要分享的是,當初我們做實體創業也是從一臺餐車開始學,一開始都是陽春的,然後慢慢地學習與改進。

網路創業也是,其實先想辦法把所擁有的資源最大化,然後瞭解自己的優勢與劣勢,發揮優勢避掉劣勢,先學些經驗與把投入費用拿回來再來進行優化,這樣優化也較能到位,錢也比較不會浪費。

就像我們做的網站,還沒辦法支援行動版介面,雖然我知道這是現在的趨勢,但是因為網站才設置一年多,現在重做其實不實際,倒不如先用現在的網站來練功,練到了一定的階段再來轉換,這樣會務實些。

就像沒辦法支援行動裝置,那我廣告下的部分我就會關掉行動版,把費用全力投入電腦版,這樣一個月操作下來轉換率確實高了快一倍。

5.社群經營,借力使力:

Facebook有一個很神奇的功能,是這次提升轉換率的關鍵,過去都是自己經營Facebook粉絲專頁,但是經營了幾年其實也才經營到9000多個粉絲。在經營粉絲頁上其實有很多人真的很厲害,很會做內容行銷吸引粉絲。

如果瞭解自己的品牌屬性或產品屬性,其實可以針對相關的粉絲社群打廣告。

也就是說『廣告受眾可以設定別人的粉絲團』,其實我覺得這招真的蠻賤的,也是FB很厲害的地方。過去經營粉絲團就是希望建立自己的潛在客群,但是經營起來是很吃力且很專業的一件事,現在只要花錢就可以在別人經營的族群粉絲頁裡打廣告,這樣一樣可以達到『精準』的效果,這招真的很好用,也大大的提高了轉換率。

以上這五點,就是我在過去這一年多經營電商的心得,透過TeSA與各位朋友分享。

 

★ 延伸閱讀:餐飲業如何有效投放Facebook廣告?

★ 本文特色圖片來源:pixabay

★ 責任編輯:Vista Cheng

 

歡迎加入TeSA的LINE@帳號,共同關注電商、創業領域的最新資訊!

歡迎關注TeSA的LINE@帳號

好友人數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