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果購物的故事-創業第3年筆記(上)

▲ 松果購物共同創辦人吳佩雯、郭書齊、郭家齊、廖家欣(左至右)(圖/松果購物)

作者介紹:Andy(郭家齊),創業家兄弟、松果購物共同創辦人,旗下經營生活市集、好吃市集、松果購物等電商網站,現為松果購物董事長。

3歲的新創公司

我是Andy(郭家齊),過去2年,分別寫了「松果購物 – 創業第1年筆記」和「松果購物 – 創業第2年筆記」,本來以為就這樣了,但最近竟然有人問「什麼時候要寫第3年的呢?」,雖然創業故事會因為越來越不曲折而變得無聊,但也希望松果購物的創業故事,會因為越來越踏實而帶來勵志的正能量。

不久前,松果購物剛度過它的3歲生日(2016/4/1松果購物股份有限公司成立,它的生日是愚人節)。還是很難想像3年前白板上的想法,今天已變成了一個近60個人的公司。去年2018年對松果是個不錯的年度,除了有近10億的交易額,也是公司成立以來的第一個獲利年度。

松果購物三歲了!雖然「新創公司」(Startup)並沒有標準定義,但很多人拿「成立3年內」做為新創公司的門檻。我們就像不願意長大的小孩,不管自己幾歲,永遠就是要任性的說自己是「新創公司」,更重要的是我們要一直保有新創公司的靈魂,因為這是我們喜歡的文化。

過去一年團隊最大的改變是人數增加,從一年前的30個人變成了2倍,在這個平均年齡28歲的團隊,絕大多數人並沒有很多工作經驗,但這對網路公司不是太大問題。有時候我想,雖然自己有20年的網路使用經驗,但這群28歲的同事,如果8歲開始上網,那他們不只和我一樣有20年的網路使用經驗,而且他們的想法一定比我們更貼近網路世代。 

維持「彈性」和「速度」,「FAST」是我們的共同信仰

▲ 「FAST」是我們的信仰。(圖/松果購物)

當人變多後,很多過去沒辦法做的事忽然有人力可以做了,這當然可喜可賀。但同時我們也發現很多事情因為「需要溝通」反而變慢了,這就會是問題。

創業初期所有事往往只要1、2個人說好就開始動手,人多了之後就沒這麼簡單,A要先找B、C溝通,C再告知D、E,但開發到一半,F、G跳出來說A做的跟他想的不一樣…...這是組織變大的現實狀況,但我們不想接受,所以我們一直鼓勵團隊更勇敢嘗試。

網路公司有一個很大的優勢,就是多數的決定即使錯了,也可以很快修正回來。如果是這樣,那還有什麼好怕的呢? 做,就對了

除了人數增加,組織運作方式也變得不同,團隊從原本 4個部門變成了9個部門,除了原本業務部門1分為2外,又增加了財會、PR、稽核、管理部。新成員和新主管的加入,也改變了公司文化。

60個人的團隊是一個有趣的規模,在這個階段,「管理」開始變得有點重要,多數的議題很難像過去一樣把全公司拉進一個會議室共同討論。想法和目標會需要在組織內多次傳遞,有陣子我們很苦惱,怎麼讓近60個人的公司如同當時剛創業時一樣有好的溝通模式呢?

我們相信「FAST」是團隊的共同信仰,因此為了讓團隊溝通順暢,過去一年我們開始使用slack(團隊溝通平台),在slack上每個部門是一個群組,每個project也是一個群組,我們鼓勵大家減少開會,讓大部份的討論發生在slack上面,這除了增加效率,也讓大家更願意發言。

在會議室裡討論一個議題,往往大家客客氣氣的不怎麼說話,但回到slack上就火力全開。這是新世代工作者喜歡的溝通方式,用打字的比用講的自然,Slack是要付費的,但這筆錢我們覺得花的很值得。

同時在2個月前,我們發現團隊變大,大家對於工作目標的想法差異很大,過去不是沒有這些差異,只是團隊小的時候大家可以互相揣測就知道別人在想什麼,團隊變大後分工變細,彼此資訊落差讓這個問題變得嚴重。

碰巧這時候台灣小小流行起OKR旋風,OKR是一個目標管理工具,它讓團隊裡每個人自訂目標和衡量每個目標成敗的量化關鍵結果。團隊裡的每個人在期初制定目標,在期末為自己的達成率打分數。

它不像古老KPI由上而下的管理,而是把更多主控權交回給工作者本身,讓自己依自己的專業設定目標,再努力達成自己設立的目標。我們對OKR很陌生,所以我們決定先完全照書做,等到走過一季後再來看這套工具是不是需要因應我們公司做些調整。

OKR推行過程給了我們一些驚喜,仔細讀完全公司每個人訂下的自我目標後,我覺得自己好像第一次看到公司的全貌,過去我們比較是從整個公司目標的角度,來看每個人怎麼參與促成整體目標,但這個目標太大了,往往很難跟每個人的日常工作連結。

透過OKR讓每個人訂出自我目標,以此來檢視每個人的工作,忽然間,團隊裡每個人的角色變得清晰好多,原本我們預期OKR對我們的最大效益是為大家的目標聚焦,但實行一陣子後,發現更大的好處,反而是大家工作變得更主動更有熱情。

持續解決「雞生蛋、蛋生雞」的平台問題

松果購物作為一個平台,一方是消費者,另一方是廠商。從創立的第一天起,我們就知道我們首先要解決的是每一個新平台都面臨的「雞生蛋、蛋生雞」問題。廠商端壯大了消費者才會來,消費端者壯大了廠商才會來,這個問題在兩邊都是0的時候最為困難,多數新平台就在這兩方互相被對方卡住的狀態下失敗。

在「松果購物 – 第2年創業筆記」裡曾經提到,我們最早靠著「分潤模式」不同而生存下來。在「雞」和「蛋」都很弱的狀態下,我們先找到了一種讓廠商可以低風險和我們合作的方法,也就是不收開店費、廣告費,只針對每筆交易收取固定比例的費用,如果平台沒能把東西賣出去,廠商就不用負擔任何費用。這個做法讓我們招商很順利,廠商端的固定成本被轉為變動成本,即使他已經在多家平台開站,只要還有多餘的人力經營我們這個平台,多半會蠻願意試著在松果購物上銷售。

站穩廠商端後,我們可以沒後顧之憂的集中資源做消費者端推廣,讓消費者開始認識「松果購物」這個過去沒聽過的新平台。透過廣告、社群、推薦機制、優化流程…等等一步步的努力,我們逐步把消費者端也壯大起來。

「雞生蛋、蛋生雞」的問題,對雙邊平台來說是永遠的課題,你永遠都想要兩邊長大,任何一方長的不好,都會抑制另一方成長。現在松果購物已經3歲了,我們每天的工作,都還是在輪流壯大平台的這2邊。經營這2邊的難度還是不同,以我們網站的特性來說,「吸引消費者買東西」比「找到廠商提供商品」還要困難許多,主要原因是廠商多半願意把自家商品上在多個平台銷售,但消費者要買1個東西最終只會選擇在1個平台上購買,要讓消費者最後選擇的是你,你的服務就必須有足夠的差異化。

「差異化」的道理聽起來很簡單,但對我們這樣的通路電商來說,做起來可說是難上加難。通路電商指的是做為一個平台,商品並不是我們平台所擁有,要在「商品」產生差異化是困難的,因此只能在購物體驗、價格、到貨速度…,儘可能做出特色,但消費者的忠誠度普遍不高,當別的平台用更低的價格賣同樣商品,消費者常常毫不考慮的就跑掉了。

如何做出差異化?請接續本篇——松果購物的故事-創業第3年筆記(中)

松果購物的下一步?——松果購物的故事-創業第3年筆記(下)

-----

★ 本文特色圖片來源:松果購物
★ 責任編輯:黛比
★ 推薦活動:
6H入門篇電商必知的O2O熟客經營

相關文章